红楼梦第二回读后感(红楼梦读书心得)

曹雪芹,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,《红楼梦》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。(1982年3月,人民文学出版社,1)

(《红楼梦》珍藏本书影)

鲁迅先生也在《<绛洞花主>小引》中说:

《红楼梦》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,至少,是知道这名目的书。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,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(《鲁迅全集》第八卷,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1,145)

(《鲁迅全集》书影)

因此,我们有理由相信,《红楼梦》值得细读,值得一个字一个字去推敲。所以有了这一系列文章,本文只解决第二回的阅读问题。《红楼梦》读到第二回,青梗峰上的女娲补天的顽石已经被茫茫大士,渺渺真人幻化成了通灵宝玉投向人间,贾雨村已经进京赶考,甄士隐女儿英莲已经被拐,甄家已经败落,甄士隐已经出家……

贾雨村其人

贾雨村这个人很重要,因为他贯穿全书始终,所以,要先说贾雨村这个人,有这样几件事值得细说:

1、贾雨村有才华。至少在第一回里的诗、联均有相当水平,再者进京一考就中了进士,说明“仕途经济”一路的才化也有(明清的科考并不注重诗文,而重理学),因此他的有些见解值得细细思考;

2、贾雨村又很贪财、很世俗。可以看:他在大街上坐官轿出巡,却能留意到甄家大丫鬟,并且当晚就到家去寻;封肃是甄士隐的岳父,第一次相见,贾雨村给的“见面礼”是“二两银子”,须知甄士隐送他上京赴考,给的就是“五十两”(他是受恩不知报的人,照应后来发现英莲下场后的一系列判案结果)。第二天又急火火上门送礼答谢甄家娘子,看似感恩,实际上是要讨甄家大丫鬟娇杏(就是娇杏)做二房;

(贾雨村其人)

3、贾雨村看似有逸士之风,实际上却保留钻营之心。他经科考入仕,很快做到知府,但马上因为贪酷被参失去了职务,失职后,他除去送家小资财回乡外,就是自顾自“担风袖月,游览天下胜迹”,实际是四处钻营,先在体察院甄府做馆师(教甄宝玉),后又到巡盐御史府做馆师(教林黛玉)。一则谋生,二则方便随机钻营。冷子兴提到贾府,他便口中直说“同宗”,也是一个证据。

在贾雨村身上下这么多笔墨,当然是为了刻画全面立体的贾雨村,因为后面他仍是重要人物,判断葫芦案,他迎合贾家,后来又踩贾家都顺理成章,贾宝玉不喜欢他也极正常,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浑身透着“仕途经济”和“世俗精神”的人。

林黛玉的出身

林黛玉是真正的贵族出身,且不说第一回交待的“绛珠仙草”转世的前世身份,就说当世,她的父亲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,到林如海时已到五世,虽不能袭爵封侯,但却是“前科的探花”,现代的兰台寺大夫,钦点的巡盐御史。

要知道,在古代,盐政一向极为重要,盐政收入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,虽说林如海可能因娶贾敏而获得贾家照应,至少说明他当下也是得到重用之人。

(林黛玉)

林如海的文才过硬,林黛玉自然受其遗传。重要的是林黛玉只有一个弟弟且三岁而夭,林黛玉更是掌上明珠,必然也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更何况,林如海还给他请了老师(贾雨村),说明林如海重视黛玉的培养。

重要的是,贾敏很快就去世了,林黛玉在六岁就失去了母亲,可怜的命运是注定的。后来寄身贾府也是顺理成章。

综合一下:林黛玉有离奇的前世,高贵的血统,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,却又幼年失恃,命运堪怜。

冷子兴口中的贾府人物谱

曹雪芹高明,至少他写贾府并没有直接去写,而是借助冷子兴与贾雨村的闲谈(后文可知,这个“冷子兴”也不是闲人,他跟贾府有关联,是周瑞的女婿,所以他讲贾府这么清楚也很合适。)将人物大概关系全部讲完,为了方便,我们画个“冷子兴口中的贾府”图表:

(冷子兴口中的贾府)

这显然是个大家族。但闲谈之中,已露出“末世”的样子,只不过说贾府“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”,仍是富贵之家。要败的根功,在于“谁知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,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!”

你看:宁府贾敬只知“烧丹炼汞”,贾珍“一味高乐”、贾蓉只顾胡吃海玩,家族怎可能兴旺?贾珠很出色,偏偏早早就死掉了;贾琏也是“不喜读书”,宝玉出生很奇异,却天生是个“风流种子”。

(冷子兴演说荣国府)

要紧的是这个姓,需要一心恭敬神明的贾敬变成了“假敬”,需要一本正经维持家业的贾政,变成了“假政”……贾宝玉,不过也是“假宝玉”罢了,因为那块他出生带来的“通灵宝玉”,实际上不过是青梗峰下“无材补天”的一块顽石罢了。

(贾宝玉)

读《红楼梦》,谐音满篇都是,但最重要的是贾府的这些人名,特别要提出的是贾府四个姐妹:贾元春(生于大年初一)、贾迎春(贾赦的前妻所生,所以不被疼惜)、贾探春(有才能,却只是庶出)、贾惜春(贾珍的亲妹妹),四人的名字看似随意而取,但经贾雨村一问,冷子兴一答,似乎合理了,但也引人注目了,况且,这四姐妹都在史老太君身边读书,这就要合在一起说,合在一起是什么呢:原应叹息!

这四姐妹都在十二钗正钗之内,因此,十二钗的总格调是大悲剧格调的。

男子们是“一代不如一代”;女儿们是“原应叹息”,贾家是注定的大悲剧!我们可以说,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,贾府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,后面只是这悲剧如何上演罢了。

另外,在冷子兴的口中,已隐约见到了贾家与史家、与王家结亲的话,四大家族,即将出现。

贾雨村对甄宝玉的描述

在贾雨村口中,对“甄”宝玉的状态有非常细致的描述,很多后来都照应在贾宝玉身上,比如:

1、他说:‘必得两个女儿’伴着我读书,我方能认得字,心里也明;不然,我自己心里糊涂;

2、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:‘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、极清净的,比那阿弥陀佛、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尊荣无对的呢!你们这浊口臭舌,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;但凡要说时,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;设若失错,便要凿牙穿腮等事。’;

3、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,无奈竟不敢改。每打的吃疼不过时,他便‘姐姐’、‘妹妹’乱叫起来。……他说‘急疼之时,只叫“姐姐”、“妹妹”字样,或可解疼也未可知,因叫了一声,便果觉不疼了,遂得了秘方:每疼痛之极,便连叫姊妹起来了’。

(两个宝玉有真假?)

我们知道,写甄宝玉就是写贾宝玉,这“真”、“假”实际都是作者一生的真实状态,“甄宝玉”实际上是“贾宝玉”跟作者本人之间的隐喻桥梁。

妙在前半部《红楼梦》很少写到甄宝玉,最详细的就是贾雨村第二回的这次描述。

回顾我们之前的一段文字吧:甄宝玉是现实中曹雪芹的镜像,甄宝玉是小说中贾宝玉的镜像,通过甄宝玉,贾宝玉跟曹雪芹有了关联。小说的笔墨都用在贾宝玉身上,对现实的关照就落到了实处。甄宝玉是联结的纽带,同时,甄宝玉也是应对文字狱的“防火墙”。

所以,第二回对甄宝玉的详细描写很重要!

贾雨村为贾宝玉的辩护

当冷子兴描述贾宝玉说“女儿是水作的骨肉,男人是泥作的骨肉。我见了女儿,我便清爽;见了男子,便觉浊臭逼人。”并断定贾宝玉“将来色鬼无疑了!”时,贾雨村“罕然厉色”打断了冷子兴并为贾宝玉作了一段长篇辩护。

这段长篇辩护的观点是:

天地生人,除大仁大恶两种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人。大仁者,应运,秉仁气所生,大恶者,应劫,秉邪气所生。但正、邪二气之外,还有“秀气”,而且——

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,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,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。置之于万万人中,其聪俊灵秀之气,则在万万人之上;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,又在万万人之下。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,则为情痴情种;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,则为逸士高人;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,断不能为走卒健仆,甘遭庸人驱制驾驭,必为奇优名倡。

贾雨村举了详尽的例子,都是史册留名的名士才女。可谓论据充分,言下之意:贾宝玉是秉“秀气”所生者。那么,这段辩护实际上是给曹雪芹自己的辩护。因为“贾宝玉镜像甄宝玉,甄宝玉镜像曹雪芹”,这是高妙隐喻下的“三位一体”。

(贾雨村)

所以,当读到贾雨村的这一大段论述时,不要意外,这正是曹雪芹要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的东西。当然,曹雪芹又加了一层防护,他借“假语存”讲了出来。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