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善之村东滕城

农谚说得好:三暑天晒破砖。7月26日上午,气温特别的热,天空中的游弋的白云也没有带来一丝凉爽。

随枣庄市文联组织的“到人民中去,枣庄作家美丽乡村采风团”到东滕城村采风,车子进入村中就让人感到耳目一新。整齐的楼房,整洁的路面,一排排行道树焕发出勃勃生机,花池里各种花草开得正艳,农户墙头上伸出的吊挂金钟,敞开着金黄的喇叭,彰显着家庭的富有和祥和。

车子停放在村中的广场,浓密的柳荫下,歇夏的乡亲们三五一群聊天,专注的听着戏匣子的柳琴戏。宽大的水池中游戏水,人们打着各式花伞漫步曲廊,从养鱼池穿过,欣赏着水中的精灵。一口老井上一套辘轳叙说着村庄千年的历史故事,假山喷泉流水潺潺,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。

滕城,因村庄在古滕国故城之内而称为滕城村,后来一村变两村,又分为东、西滕城。2300年前,滕国国君滕文公为治理国家,让人民安居乐业,在这里礼聘孟子,寻求治国安邦之道。按照孟子“法先王、行仁政、施善教”的理念治理国家,使方圆不足50里的小国,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,被誉为“善国”。滕州古称善国在这里发祥。

美丽乡村建设,文化是灵魂。东滕城村以实现村落历史文化的延续为基础和前提,围绕“滕国故城,千年古村”的悠久历史渊源,依托滕国故城旅游景区,深入挖掘“古滕国”历史文化资源,弘扬传统“善”文化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在滕国故城文公台集中进行了保护,对古城内的古树名木挂牌保护,投资建设了“善政”文化广场。村内文化墙从不同侧面绘制了善文化的经典标语、敬老爱亲的宣传画,学校专门开设善文化课程,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和启发。自觉倡导以善为美、做善事行善为,积极打造善文化教育基地,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,影响和辐射周围的村庄。

东滕城村将美丽乡村、传统村落、乡村旅游有机结合,按照明清时期北方民居风格,对沿街房屋进行了改造提升,通过修复传统古建筑、营造风貌特色、提升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,确保了整个村庄历史的可读性。对村内的老井、老街、民宅、农用工具、传统手艺进行集中收集整理,使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。留住乡村记忆,才能让优秀的文化得到不断延续和传承。村民以善为美,村风正民风纯,村中修路等福利事业村民纷纷捐款,谁家中有困难,村民互相支援帮忙。投资50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改造,搞好村庄绿化亮化,春天繁花似锦,夏天绿树成荫,秋天硕果累累,冬天一排排银杏满树金黄。东滕城村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首批传统古村落、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、山东省第一批“乡村记忆工程”文化遗产名单。

走进滕国故城,两株千年的古槐,像两个威武的将军,把守在文公台前,虽然历经战争风雨的考验,仍然虬枝勃发,郁郁葱葱。我们来到故城参观,这时东滕城民间画家何西涛先生,正在免费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孟子与善国的故事。“我们村依托滕国故城的优势,积极打造善文化,让村民行善事说善话,把做善事行善为融入到生活中去,村风民风良好,善文化的文脉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”。今年50多岁的何锡涛几十年如一日,守望在这片故土,不忘父辈的叮咛,守护着故城,自愿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善文化的故事,成为善文化的研究专家和传播者。

倡导以善为美,让村庄风气不断好转。东滕城坚守着做善事行善为的祖训,村内代代都有文化人,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。村内出了不少书法家、画家,又到还在国内外获得大奖。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人们的精神取向,东滕村继承和发扬善文化传统,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内涵。知名度不断提高,村民的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。让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善文化的魅力,还能体验农事、果品采摘、手工制作所带来的快乐,村里已形成300亩葡萄园、500亩黄金梨、蓝莓采摘园,已建起农家乐10余家。

尚善行善,成为东滕城村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取向,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,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,让村庄不仅美丽更有文化内涵。

《枣庄日报》榴园文化副刊2018/9/25刊登 作者:马西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