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别诗产生的原因(送别诗中的表现手法)

今天来到了天津《李叔同故居纪念馆》,特意拜访了这位多才多艺的高僧。一进大门便能听到熟悉的旋律——《送别》,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......”优美哀伤的曲调回荡在馆内的每个角落。

李叔同故居纪念馆。原创拍摄图片

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,听了《送别》歌或者诗,才认识李叔同的吧。记得在高中时期,语文老师便推荐过他的这首经典离别诗。那时只觉得诗中有着不尽的离别情感,却不知李叔同究竟为谁而作。

传奇的一生

李叔同又名李息霜、李岸、李良,1880年出生于天津,后在杭州剃度为僧,号弘一法师。李叔同在音乐戏剧、美术、诗词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画家丰子恺、音乐季刘质平均出其门下。

李叔同(弘一法师)雕像。原创拍摄图

李叔同清朝末年考中进士、读《左传》《孝经》、攻历朝书法、熟读古典诗词,单从读书人方面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了;后又研习了佛学、著诗词、谱曲、演戏剧,不仅创作传唱百年的《送别》,还对中国戏剧的实践有深远的影响。

1912年赶赴上海任教文学和音乐,又被邀请到杭州两级师范学院任教音乐和图画。创作了诗词《早秋》、《悲秋》、《送别》。而后入杭州虎跑剃度为僧,参悟佛学和人生。从一位进士到遁入空门,李叔同的一生也可谓传奇了。

《送别》诗的创作背景

李叔同取得多方面的成就,但是音乐的成就传至今日。优美的曲调,优美的词句,即使在交通、通讯发达的今天,再去读它,仍能被其浓浓的离别情感所感动。

李叔同如此才学,自然会名声显赫。在1912年的春天,33岁的李叔同从天津去上海任教,后面加入了当时的文艺团体“城南文社”,也因为诗词的切磋与热爱,结识了许幻园、张小楼、蔡小香和袁希濂,并且义结金兰,成了“天涯五友”。平日的诗词文章交流,也让他们的友情逐渐紧密,可以说是一生的挚友了。

也是同年应人邀请,赶赴杭州任教,为了告别挚友写下了经久不衰的《送别》。准确地说,应该是写给“天涯五友”之一的许幻园的。因李叔同加入“城南文社”之后,许幻园非常钦慕他的才华,便邀请他搬到自己家住,也就是城南草堂。

可想而知,李叔同与许幻园的友情肯定比其他三人要浓一些,所以在离开上海时写下《送别》,以表内心的不舍。

我们所熟悉的开头四句:
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
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

一壶浊酒尽馀欢,今宵别梦寒。

其实李叔同最初的作品还有四句:

草碧色,水绿波,南浦伤如何?

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离别多。

情千缕,酒一杯,声声离笛催。

问君此去几时来,来时莫徘徊。

最开始的内容就是这样,只不过原文为了歌词协调,有些重复了。整首诗中每一句都是经典,其中一句“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离别多”,便道尽了人生无常和离别的伤痛。我们现在听到《送别》歌,曲却不是李叔同作的。《送别》的曲调是取自美国音乐家J•P•奥德威作品《梦见家和母亲》里的。

李叔同《送别》曲谱。原创拍摄图片

李叔同在1905年—1910年日本留学期间,听到这首《梦见家和母亲》的时候,觉得旋律很优美动听,便产生了创作灵感,后面重新把词填了上去,才有大家现在听到的旋律。优美的旋律加上古典文雅的歌词,让这首歌一直被传唱了下来。与李叔同一样,日本的歌词作家犬童球溪受到了《梦见家和母亲》的影响,创作出了《旅愁》 ,至今也在日本广泛流传。文言歌词翻译为:

西风起,秋渐深,秋容动客心。

独自惆怅叹飘零,寒光照孤影。

忆故土,思旧人,高堂念双亲。

乡路迢迢何处寻,觉来归梦新。

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

《送别》不仅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离别诗的经典,而且也不断地被改编翻唱。《送别》的版本很多,比如李叔同版(广泛流传版)、丰子恺版、龙珣版、林海音版、电影《城南旧事》版、朴树版、周传雄版、席慕蓉版......不论歌曲、电影还是现代诗歌,《送别》都在不停地被重新演绎。能被这么多次的改编,从某种角度也是反映它的不可替代,就像网友说的“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”。

李叔同画像。图片拍摄于纪念馆内

除了《送别》,《南京大学校歌》也是李叔同编曲的,虽然有不同版本的填词,但是旋律一直沿用着。《送别》流传至今已有100年了,可当我们每次听到或者读到,依旧会被它真挚的情感所打动。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