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去的炊烟

故乡的炊烟,总是最早欢迎黎明最后送走黄昏。一家家炊烟冉冉升起,“哞哞”“咩咩”的牛羊慢慢回家,劳累的庄家汉子在大门旁的石磴上,点上一支烟美美的吸上几口。当农家大嫂走出厨房,掸掸落在身上的烟蛾,吃饭的时刻到了,满村笼罩着一层饭香菜香和炊烟形成的雾霭。逝去的炊烟

炊烟是喷香的,炊烟是农家幸福的象征,炊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兴奋剂。千百年来,一代代先人,用勤劳智慧和汗水,主宰着故乡的兴衰沉浮。炊烟就是一种文化,朴素的村庄,温柔的阳光,亲切的乡音,以及老农瘦长的烟杆,还有炊烟下的青山绿水,常常浮在我的睫毛下,让我升起一股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眷恋。

阳春三月,我们来到东郭镇的牛皮岭村,怒放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开在路两边,新修的水泥路平平坦坦,一排排木槿、白玉兰齐刷刷排在路边。两年没来该村,真是变了个大样,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”,我倒要看看这牛皮岭村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。

逝去的炊烟 到牛皮岭村正是农村吃午饭的时候,可牛皮岭村高高冒出院子的烟筒不见了,只能闻到农家的饭菜香。一同来的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张凯,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,年轻有为。“马主任,牛皮岭村虽说是个小丘陵村庄,家家户户不仅吃上了自来水,还用上了沼气哪。不光做饭烧水,有的连洗澡点灯都用上了,可方便了。”一走进村党支部书记林志才家,他一把将我按在沙发上。他自个进了厨房,厨房里不见了多年前的灶台和风箱,只见他“啪”的一声打开燃气灶,麻利地烧茶。我说:“林书记怎么不见您家的风箱和烟筒”。林书记笑微微的说:“风箱和烟筒过时喽,如今俺村村民家家烧水做饭,基本都用沼气,再不会被烟呛得流眼泪了,也再不用挽起袖管去擦眼角的烟灰了,”幸福的日子让五十多岁的老林的腰杆挺得很直,声音中也透出自豪和爽朗。逝去的炊烟

牛皮岭村在东郭镇北部的丘陵上,据村碑记载,唐太宗时期(公元227—640年)大将薛礼征东时,曾路经此地,带领精兵驻扎在岭上,扎起的牛皮帐棚一座接一座,后来这里建村后被叫做牛皮岭村。全村只有897人,周围都是丘陵山坡,自然条件相当差。林志才1984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以后,根据本村的土地等自然条件,积极发展林果生产,栽植了苹果、大枣、油桃、凯特杏等优质果品,村民收入不断增加,逐步使牛皮岭这个小丘陵村成为东郭镇北部的富裕村,滕州市的致富典型。

逝去的炊烟 近几年林志才同志又带领村民积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。村民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,商品观念进一步增强,做到了家家有项目,户户有收入。特别是牛皮岭的小磨香油,有近百年的历史,不仅味道香,而且口味很好,在鲁南地区一带非常畅销。林志才同志积极动员群众保护培植壮大这一传统项目,并组织村民搞好生产,目前牛皮岭小磨香油已成为本村一项传统的致富项目,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。

村民要致富,关键靠支部。牛皮岭村北有一个小(二)型水库,建于六十年代,是该村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,可是年久失修,已发现险情,被滕州市列为病险水库。2006年林志才求得多方支持,在市水务局和东郭镇政府的帮助下,投资26万元,历时3个月,将水库进行了加固除险,在施工中林志才同志天天蹲在工地上,把质量,联系料物,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,确保了工程按时完工,使水库增加库容5000方,扩大灌溉面积300多亩,水库达到了50年一遇的标准。逝去的炊烟

2007年是牛皮岭村加快发展的一年,实现了路通、水通、沼气通,村里先后投资25万元,修建了4公里的水泥路,解决了群众行路难。接着又投资30万元,按照市村村通自来水的要求,全村250多户家家安上了自来水,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,使过去一直吃地表水的村民全部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。上级号召加快农村沼气建设,并出台了优惠政策,林志才认为是个好事,动员广大村民搞好沼气建设,全村户户建起了沼气池,浇水做饭全部用上了沼气,节约了煤炭,又清洁卫生,使广大农村妇女从油烟火燎中解放出来。目前牛皮岭村已成为全市沼气建设的样板村,本镇和外地的村干部已纷纷带领群众前来参观学习。市委、市政府专门奖励牛皮岭村一部沼气抽液车。

逝去的炊烟是啊,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遍大地,给农村带来了喜人的变化。那迷人的袅袅炊烟呀,也正从美丽的乡村逝去。但愿逝去的炊烟带走的是农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!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