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的诗意中心思想(寓意和象征)

在小编的记忆里,夏天好像一直是蝉的最佳拍档,每当夏日午睡之际,在半梦半醒间,蝉鸣总是断断续续地响起,当时觉得“蝉”很是聒噪,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。

可现在总是怀念,那些年伴着蝉声度过的晃晃悠悠的日子。当然,今天我们不玩回忆杀,看看古人眼里的蝉是什么样的呢?

人格化的“蝉” 

最早接触有关“蝉”的古诗还是唐代虞世南的那篇《蝉》: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”蝉声远传,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秋风的功劳,但是诗人却提出一个新鲜的说法,强调这是“居高”而自能致远

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,诗人在谈蝉声为何致远这个话题时,却包含了一个真理:立身品格高洁的人,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(例如权势地位、有力者的帮助),自能声名远播。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,人格的力量。

唐太宗曾多次称赏过虞世南的“五绝”(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词、书翰),而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“蝉”,可能也带些自我性情的抒发吧。

高洁的象征 

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里说:“咏蝉者每咏其声,此独尊其品格。”的确一语破的。骆宾王《咏蝉》 “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”借蝉抒怀,写处境的险恶、政治上的不得意、言论的被压制。

李商隐《蝉》 “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”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,由蝉之无人同情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。蝉,为何在古代这么受欢迎?

[ 餐风饮露]

这其实跟蝉的生存方式有些关系,蝉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,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,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,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。一般经5次蜕皮,需几年才能成熟。

长大后,它们用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吮吸树汁,所以古人认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,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,并咏之颂之,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,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。

[永生不灭 ]

当然,蝉在中国古代还象征复活和永生,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:它最初是幼虫,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,最后变成飞虫。蝉的幼虫形象最先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,而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,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

[营养价值]

除了文化内涵外,蝉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,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,干基蛋白含量在70%以上,脂肪约7%,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,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。幼虫变化为成虫时,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,又称“蝉退”或“蝉皮”,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,味甘、咸、寒,入肺、肝经,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